震惊!4种看似健康的蔬菜,实则是“痛风炸弹”!看看你有没有在吃?
众所周知,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嘌呤摄入过多有关,在饮食上控制嘌呤的摄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尿酸增高。
很多人都知道动物内脏、海产品等嘌呤含量均较高,而对于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往往被忽略。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几种蔬菜嘌呤比肉还高
猪肉、牛羊肉、鸡肉等肉类嘌呤含量中等,每 100 克大约含 100~150 毫克嘌呤。
以下这些蔬菜,嘌呤含量远超肉食,痛风患者需限制摄入。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芦笋
芦笋高纤维、富含维生素,是很多人减肥降脂的首选菜。
但每 100 克芦笋的嘌呤含量高达 500 毫克,甚至比普通的海鲜还高。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管营养师夏文龙 2019 年接受每日商报采访时介绍,在烹饪芦笋前要先将其焯水,这不仅能减少嘌呤,还能去除草酸。[1]
2、紫菜
很多人不知道,紫菜中嘌呤含量比猪肝都高。
据 《 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 6 版 ) 》 显示,每 100 克干紫菜中含嘌呤 415 毫克,属于高嘌呤食物,过度摄入容易增加体内尿酸含量。
3、干豆类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吴漪皓 2017 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
对于植物性食物的嘌呤含量,各种原生豆类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
但是,由黄豆加工而来,已去皮的豆腐、豆浆的嘌呤含量并非很高。[2]
4、干菌类
此外,吴漪皓医生提醒,痛风患者更应注意菌菇类这一被忽略的高嘌呤食物。
菌菇类干货虽然食用量少,但是由于其比较高的嘌呤含量,对于痛风急性期的患者来说,仍然是需要限制的食物。[2]
02
尿酸高这几种蔬菜放心吃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黄闰月 2022 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尿酸增高是痛风的主要病因,痛风除药物治疗外,食疗是重要段。
多吃果蔬和低脂的奶制品对缓解痛风有好处。
以下3种蔬菜可常吃,在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都可食用。[3]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白菜
白菜嘌呤含量为 12.6 毫克 / 100 克,热量为 71 千焦(以每 100 克可食部计)
推荐理由:白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呈碱性,可对体内的尿液进行碱化,同时促进尿酸的排出,适合痛风患者经常食用。
2、空心菜
空心菜嘌呤含量为 22 毫克 / 100 克,热量 84 千焦 ( 以每 100 克可食部计 )
推荐理由:空心菜所含果胶能加速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木质素则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杀菌消炎,增进肠道蠕动,对于防治痛风合并便秘及肠道疾病有积极作用。
3、卷心菜
卷心菜嘌呤含量 9.7 毫克 / 100 克,热量 92 千焦 ( 以每 100 克可食部计 )
推荐理由:卷心菜基本不含嘌呤,含大量维C,帮人体排出有害物质。
常吃用卷心菜有补髓、利关节、壮筋骨、利五脏、调六腑、清热止痛等功效,而且卷心菜嘌呤含量极低。
03
高尿酸饮食误区,一个都别信!
误区一: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营养师柳鹏 2014 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
动物性食物是指鱼、肉、蛋、奶等一大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类食物中的不少食物确实含有大量嘌呤,如动物内脏、肉汤各种肉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等。
但是牛奶、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
误区二:茶水、咖啡有利于尿酸排出
柳鹏医生表示,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会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加重痛风,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4]
误区三:痛风要多吃粗粮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耀 2013 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痛风患者吃主食应多细少粗,因为粗粮中的嘌呤含量高于细粮。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常见的粗粮有高粱、玉米、小米、糙米、黑面粉、麦片等;常见的细粮有精致大米、白面等。[5]
误区四:越久熬的汤越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关阳 2017 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汤的营养和煲汤时间没关系,汤只要煲一会儿就已经有鲜味了。
而且有研究发现,汤熬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美,其中的核苷酸含量也越来越高。
引起痛风的嘌呤就是核苷酸代谢的最终产物,也就是说,汤熬的时间越长,诱发痛风的危险也越高。[6]
参考文献:
[1]2019-04-20每日商报《鲜嫩正当“食” 芦笋营养美味的正确打开方式》
[2]2017-12-19健康时报《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3]2022-04-19健康时报《痛风患者多吃蔬菜》
[4]2014-10-13健康时报《防痛风首先要吃对》
[5]2013-11-07健康时报《痛风患者主食多细少粗》
[6]2017-08-29健康时报《关注:喝汤别犯三个错误》
来源:健康时报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