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聚力打造锂电人才聚集地,同时建立健全飞地研发新型模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可欣 枣庄报道
8月8日,《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颁布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召开。《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枣庄首部产业促进类法规,会上,枣庄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力介绍了《条例》的特色和亮点。
李力说,《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是枣庄市在产业促进类立法的首次探索和实践。在《条例》中枣庄市将“发展”的理念贯穿整部法规,与以往地方性法规以监督管理作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方式不同,《条例》更多采用了“鼓励、支持和促进”等表述。围绕“打造北方锂电之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针对性、规范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规划发展、科研创新和服务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明确设立了产业链带动机制,着力提升全产业链优势。为统筹推进锂电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锂电产业集群,《条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链长、链主、联盟融合联动工作机制。规定链长负责统筹锂电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链主一般由行业龙头企业担任,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联盟由锂电产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组建。通过政企联动、多方合力,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让产业链各方都能获得发展机会。同时,鼓励市内锂电企业加强供需合作,降低运输成本,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条例》明确由市商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能源等部门建立客商库和项目库,瞄准产业链重点领域、缺失环节招引锂电产业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落户,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条例》还鼓励锂电企业开展锂电产品检验检测以及认证平台建设,支持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升级检测设备,扩展检测项目和服务范围,降低测试认证成本,打造本土锂电产品检验检测高地,为锂电产业链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模式,助力打造锂电人才聚集地。针对锂电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磁吸效应”不强,产业工人储备不足、断层严重的问题,《条例》探索创新多种引才育才模式。其中,一是建立健全飞地研发新型模式,构建“工作生活科研在外地,成果转化贡献为枣庄”的引才模式。支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在市外开展研发创新,借助外地高端人才优势,形成研发成果,在枣庄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二是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规定市、区(市)应当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定期开展专题招聘活动。支持锂电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及创新创业项目,帮助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户籍、医疗、教育、住房和出入境等问题,并在项目申报、科研活动等方面提供便利。三是推动开展锂电基础教育和应用型职业技能教育,《条例》要求枣庄学院、枣庄职业(技师)学院等高等院校设置锂电相关专业,培养锂电专业技能人才。四是规定了应当综合锂电企业发展需要和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特点,申请锂电特色专业职称评审。为配合《条例》实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期成功争取省人社厅批准,设立锂电相关职称评审,成为全省首个可开展锂电技术专业职称评审的市,为锂电专业技术人员拓宽了上升渠道。
三是规范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保障锂电产业融资需求。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是锂电池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举措:一是支持枣庄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投向锂电产业核心企业和优质项目。鼓励各区(市)设立锂电产业引导基金,建立与本地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相结合的立体化基金配置体系。二是要求建立健全锂电企业信贷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优惠利率和降低担保费率等方式,为锂电企业提供多元化、差异化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三是鼓励金融机构为锂电企业提供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订单、仓单、存货、机器设备等权利或者动产为担保品的担保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四是提供多维度精准服务,合力优化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政府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是锂电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例》在项目、用地以及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一是项目支持。规定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深化锂电产业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统筹协调能耗指标,积极推进锂电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名单。二是用地保障。采取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多种灵活供地方式,做好锂电产业土地供应工作。三是用能保障。支持锂电企业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等政策实施,加强园区与天然气供气企业、蒸汽供汽企业的合作,降低锂电企业用能成本。四是排污指标保障。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探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为锂电产业项目建设拓宽排污指标来源渠道。五是权益保障。要求市、区(市)人民政府优化监管方式,按照无事不扰、无据不查的原则实施监督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探索设立锂电法庭,推进涉及锂电产业案件办理集约化、审理专业化、服务精准化,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对不落实或者拖延落实有关政策的,明确了处置方式和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