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具,大国工匠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匠心”独具,大国工匠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28日在北京开幕。一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能工巧匠从幕后走向台前,分享他们从普通岗位工人到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
(资料图)
这是一次大国工匠与优秀创新创造实物的集中亮相展示。大会集纳了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包括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首都各类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职工代表等。他们对于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升实体经济质效发挥着重要作用。
翻开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从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国产大飞机C919“入列”,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中国空间站建成,从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到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无数个“第一”的背后,都有大国工匠的奋斗与奉献。
近年来,无论传统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各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独具“匠心”的高技能人才,其中不乏年轻面孔。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为例,28位第三届北京大工匠来自28个职业(工种),平均年龄41岁,最小的只有25岁。
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大国工匠何以成为赋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他们练就超高的技术精度。例如,作为一名“火药雕刻师”,徐立平30多年来都在为火箭发动机的固体燃料药面进行微整形。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火箭的飞行轨迹,0.5毫米是燃料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的操作精度达到0.2毫米。
面对细活、慢活、累活,他们始终保持专注的从业态度。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前后花费5年时间,将200多块残损碎片拼接起来,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得以重现数千年前的风采。
为了让精良技艺更好地传承创新,他们将经验传给学徒、写进书里。钢铁“焊”将艾爱国曾多次参与中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他在工作中提炼出四项先进操作法,主审和参审了多部焊接丛书,为中国焊接占领世界技术“制高点”奠定基础。
大国工匠日益成为赋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得益于中国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近年来,中国从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等多方面入手,致力于打造更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目前中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国还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除了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交流切磋平台,中国也在给予技能人才更多的社会认同。针对“唯学历论”而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现象,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使职业教育和工匠人才的培养更有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尊崇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社会风尚,“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为“工匠”举办全国性论坛等,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关注。
有了更公平的工作环境、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更浓厚的尊崇氛围,高技能人才可以更好地安心钻研、踏实干事,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能,更好地助力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完)